今天,聊聊混合云。
這個月初IDC最新發布的《中國公有云服務市場(2018下半年)跟蹤》報告也說了:混合云成為發展常態。
(具體全球大中小型企業混合云的使用增長率和使用趨勢,可以點這里《RightScale 2019年度云市場調查報告》。)
作為新常態,關于什么是混合云,跟私有云和公有云的差別是什么等等,已經被解釋得太多了,直接跳過。
我們深入一點點,討論一下混合云的不同打開方式,以及在混合云這個界限不是很清晰的概念里,什么才稱得上“真”混合云。
混合云的根本存在理由是企業基于各種千差萬別的業務需求,希望在保有自身IT架構的前提下,利用云計算的彈性和敏捷性。
跟單一采用自身IT架構相比,混合云從根本上將企業IT運營模式以自身IT架構為核心轉變為以業務所需應用為核心,使得企業IT可以結合本地數據中心和云資源來找到部署應用程序的“最佳執行地點”。
以業務為中心,混合云可能有三種不同的打開方式:
- 獨立假混模式
- 網絡連通模式
- API服務模式
第一種:獨立假混模式
將部分業務放到云上,
和本地業務松耦合或沒耦合。
獨立假混模式,是指企業購買某些云服務和云資源,用于替代復雜的本地系統或者作為本地系統的補充。資源使用的時候有明顯邊界。
例如,企業可以購買托管的郵箱服務,像阿里云企業郵箱,而不需要自己在本地搭建郵箱服務。阿里云企業郵箱運行在云端,用戶在登錄的時候,需要專門去登錄這個外部系統才能使用這個郵箱。
這種模式比較常見于沒有很強IT能力的小型企業。
他們沒有一個完善的IT系統,或者本身的IT系統比較零散,所以購買的云資源并不能直接融入現有的系統而成為有機整體。云端的資源只是作為另外的資源被消耗和使用。
這種模式并沒有對IT系統有一個整體設計,在企業發展初期,資源需求比較小的情況下,非常省事,日常維護性工作比如添加刪除用戶這種比較少。
但這種模式必然會遇到問題。
因為隨著企業成長:
IT人員需要管理的資源數量會成指數級增長;
日常維護工作越來越多;
對于系統整體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
管理和使用方面對人員也會有越來越高的技能要求,像不同的系統,原始的,底層的,都得會。
在這種情況下,簡單地分開使用云和本地資源是行不通的。
我們通常認為這是一種假的混合云模式,因為其實沒有真正“混合”。
第二種:網絡連通模式
將云資源通過專線或者虛擬通道打通,
成為統一的架構。
為什么企業規模大了,原來的簡單分開使用模式就行不通呢?
主要是大型企業都有融合的企業IT架構,包括一整套權限管理,日志,審計等等。計算,存儲和網絡系統已經變成了一個統一整體。
云端資源這時候就像是一個外來者。
這時候,比較自然的選擇就是利用VPN一類的虛擬網絡,打通云端和本地網絡,把它們當作是相同網絡里一樣的資源進行利用。
現有的IT構架只需要做一些相對比較小的改動就能適應。 而云端資源也依然能在一定程度上進行按需消費。
例如,我們一個用戶的基因測序分析任務,要求在8小時內處理結束 ,但本地資源不足以在這么短的時間內處理完所有樣本。
在這種情況下,通過網絡將云端資源和本地資源聯通,就可以把遠程資源當作本地集群的延伸,自然地擴張到云端的動態資源中去,進行一體化管理。
利用云端快速部署,按需使用的特點,幾乎沒有延時地就能擴容系統,完成計算任務。
雖然幾乎每家云提供商都提供原生的VPN接入資源。但是都有一定的局限性。用戶相當于需要購買對應云的接入方式,并在自己的環境中部署和配置。這一定程度上也是和云提供商進行了綁定。
第三種:API服務模式
將云資源封裝成服務,
通過API的方式來消耗不同的服務。
API服務模式是隨著微服務,serverless興起的新型云計算消費模式。它其實并不是混合云特有的模式,但是可以作為混合云的組成方式,提供最大的靈活性。
這種部署方式相對其他兩種,對于應用本身的要求更高。 應用本身不應該對運行時環境有任何假設,并且業務分割相對明確。業務與業務之間采用API的方式相互調用。
因為這種模式的特點是依賴相應的API來完成任務,這就使得整個IT構架組件相互依賴僅僅受限于API本身。而支持API的服務本身運行在本地還是云端并不會影響應用的運行。
所以這種方式具備相當的靈活性,同時,也讓多云成為了可能。 因為API作為銜接各組件的載體,于服務本身運行的環境無關。只要API設計合理,就能讓整個系統靈活部署在任何云環境中。
比如我們要做一個EDA后端設計仿真任務,當這個計算任務是通過API調用的方式被消耗的時候, 那用戶就不再需要關心這些計算到底是運行在哪里。只需要將數據傳給API,就像是調用一個函數一樣,等待計算完成就可以。
這樣用戶只需要關心業務邏輯本身,而不需要在基礎架構上花費時間。
小結
這三種混合云方式本身并沒有高低端的區別,主要由企業根據自身的業務特點和需求,以及希望達成的目標作出選擇。
- 獨立的云服務產品,適用于小型,初創型企業。這類企業對于系統整體集成并沒有要求。
- 而通過特殊網絡(專線和VPN)擴展本地系統到云端的形式,應該是許多傳統企業比較常使用的模式。這種模式利用云資源的彈性能力,迅速擴容自己的系統,整體上減少了成本。
- 而新興的API模式則打破了傳統網絡障壁,更適用于新型企業,例如互聯網企業等。這種企業本身沒有歷史包袱,同時追求輕量的基礎架構,對于底層系統沒有特殊要求。
- END -
關于我們:
速石科技專為有高算力需求的企業級用戶提供一站式算力運營解決方案,幫助用戶提升10-20倍業務運算效率,降低成本達到75%以上,加快市場響應速度。目前主要應用領域包括藥物研發、基因測序分析、半導體行業的EDA仿真及電路設計、汽車行業的自動駕駛開發、虛擬碰撞試驗以及AI人工智能。
想了解更多,可添加小F微信(ID:imfastone)
文章推薦:
>>AWS、阿里云、Azure、Google Cloud、華為云、騰訊云 各種云服務器價格收費對比(上)